[1] 程序, 朱万斌. 北方农牧交错带以开发能源作物促生态重建的前景[J]. 草业学报, 2012, 21(6): 1-7. [2] 范月君, 侯向阳, 石红霄, 等.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2, 21(3): 294-302. [3] 罗振堂. 影响天然牧草产量气候因素的多元积分回归分析[J]. 甘肃畜牧兽医, 2009, 39(6): 1-5. [4] 郭连云, 张旭萍, 丁生祥. 影响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变化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 201-206. [5] 张存厚, 王明玖, 张立, 等.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相应的模拟[J]. 草业学报, 2013, 22(3): 41-50. [6] 姚玉璧, 张秀云, 段永良.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 草业科学, 2009, 26(3): 43-47. [7] 石瑞香, 唐华俊. 锡林郭勒盟牧草长势监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1): 35-39. [8] 侯琼, 王英舜, 师桂花.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牧草生长特性与主要生态因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4): 1-7. [9] 穆少杰, 李建龙, 杨红飞, 等.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近10年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草业学报, 2013, 22(3): 6-15. [10] 王海宁, 张建利, 冯林.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09, 26(8): 87-92. [11] 中国牧区畜牧气候区划科研协作组. 中国牧区畜牧气候[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88. [12] 张国胜, 李希来. 青南高原天然牧草返青期与地温关系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J]. 草业科学, 1992, 9(2): 47-51. [13] 孙慧兰, 李卫红, 徐远杰. 新疆伊犁河流域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草业学报, 2010, 19(6): 55-61. [14] 任赛赛, 陈渭民, 文明章. 福州地区太阳辐射特征及日总辐射计算模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 234-236. [15] 金之易, 宋岩. 陕北黄土高原牧草生产潜力研究[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0(2): 39-41. [16] 李婧梅, 蔡海, 程茜.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蒸散特征[J]. 草业学报, 2012, 21(3): 223-233. [17] 金之易, 宋岩. 陕北黄土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其提高畜牧业发展能力对策建议[J]. 河北林果研究, 2007, 22(3): 23-25. [18] 蒲金涌, 姚小英, 尹东, 等. 关山南麓地区牧草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24(6): 129-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