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我国草地资源现况、问题及对策.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7, 12(1): 49-57. 任继周, 侯扶江. 草地资源管理的几项原则. 草地学报, 2004, 12(4): 3-5, 14. 额尔敦扎布. 草原荒漠化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4(5): 8-12. 周道玮, 姜世成, 王平, 等. 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国草地, 2004, 26(1): 58-65. 曹晔. 市场经济体制下牧区草地资源经营机制初探. 中国草地, 1994, 16(6): 53-56, 71. 张殿发, 张祥华. 中国北方牧区草原牧业生态经济学透视.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16(1): 37-42. Hamilton C. 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results from Australia.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0(1):13-28. 敖仁其, 达林太.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5, (2): 28-31. 丁勇, 牛建明, 陈立荣, 等. 家庭牧场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2): 177-183. 马骅, 吕永龙, 刑颖, 等. 农户对禁牧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干旱区地理, 2006, 29(6): 132-138. 李新. 退牧还草项目对内蒙古牧民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3): 65-70.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关于内蒙古牧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北方经济, 2009, (11): 10-13. 任继周, 南志标, 赦敦元, 等. 草业系统中的界面论. 草业学报, 2000, 9(1): 2-9. 张燕楠, 牛建明, 张庆, 等. 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草业学报, 2012, 21(1): 233-242. 方楷, 宋乃平, 魏乐, 等. 不同放牧制度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2, 21(5): 15-25. 敖仁其. 草原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3, 24(4): 116-120. 包玉山. 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的制度原因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2(3): 28-32. 张倩, 李文军. 分布型过牧: 一个被忽视的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2): 8-16. 王路佳. 中国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分析. 经济研究, 2010, (5): 47-48. 李媛媛, 盖志毅, 马军, 等. 内蒙古牧区政策的变迁与农牧业发展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1): 17-20. 任继周, 王钦. 草原生产流程及草原季节畜牧业.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2): 89-94. 任燕燕, 卞瑞玲. 平行数据模型.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8(1): 37-40. 翟印礼, 谢海军. 农村经济增长的Panel-Data模型分析——以辽宁省 27个农业县为例.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4): 92-97. 祝接金, 胡永平. 地方政府支出、效率改进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06, (11): 74-80. 周立. 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 财贸经济, 2007, (2): 58-65, 130-131. 牛宝俊. 农业技术经济学. 广东: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8-136. 张晓峒. 计量经济分析.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66-279. 杨博, 吴建平, 杨联, 等. 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 草业学报, 2012, 21(2): 190-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2005. 达林太, 阿拉腾巴格那. 草原荒漠化的反思. 贵州财经学院, 2005, (3): 46-50. 杨理, 侯向阳. 弹性与草畜平衡管理关系初探——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中国草学会第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97-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