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詹秋文, 钱章强.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1): 73-77. [2] 詹秋文, 林平, 李军, 等.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与利用前景[J]. 草业学报, 2001, 10(2): 56-61. [3] 于卓, 山田敏彦. 高丹草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6): 1-6. [4] 李晓宇, 于肖夏, 马艳红, 等. 高丹草新品系的SSR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5): 62-67. [5] 杨恒山, 王国君, 郭志明, 等. 健宝、牧特利、科多4号草产量及品质比较[J]. 草业科学, 2003, (10): 37-40. [6] 王和平, 张福耀, 程庆军, 等. 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J]. 杂粮作物, 2000, 20(4): 20-23. [7] 詹秋文, 林平, 钱章强. 皖草3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 作物杂志, 2006, (4): 35-36. [8] 于卓, 秦永梅, 赵晓杰, 等. 优质饲用作物新品种——蒙农青饲1号高丹草选育[J]. 中国草地, 2004, 26(2): 1-9. [9] 于卓, 赵晓杰, 赵娜, 等. 蒙农青饲2号高丹草选育[J]. 草地学报, 2004, 12(3): 176-182. [10] 于卓, 马艳红, 李小雷, 等.蒙农青饲3号高丹草选育[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6): 1-9. [11] 李晓宇. 利用SSR分子标记选育低氰含量高丹草新品系的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12] 周亚星. 超低氢氰酸高丹草新品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13] 周亚星, 于卓, 马艳红, 等. 散穗高粱与苏丹草杂种的ISSR分析[J]. 草地学报, 2009, 17(6): 718-722. [14] 周亚星, 于卓, 马艳红, 等. 散穗高粱与四种苏丹草杂种F1代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4): 24-30. [15] 于卓, 刘永伟, 赵晓杰, 等. 高粱11A与3种苏丹草杂种F1的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J]. 草业学报, 2006, 15(1): 90-96. [16] 刘建宁, 石永红, 王运琦, 等. 高丹草生长动态及收割期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11, 20(1): 31-37. [17] 钟国成, 张力文, 张利等. 不同叶型丹参光合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 2011, 20(4): 116-122. [18] 汪建飞, 段立珍, 罗自琴. 杂交苏丹草中CN-含量的测定[J]. 草业学报, 2002, 11(1): 43-46. [19] 吴显荣. 植物氨基酸代谢中生氰糖苷的生物合成[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3): 1-4. [20] 昊显荣, 刘建卫. 生氰化合物的结构及在植物中的分布[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1): 8-14. [21] Robert H T, Jack L B, Dhanooprasad G P, et al. A study of the cyanogenetic content and toxicity of the fruit of selected species of Cotoneaster[J]. Economic Botany, 1970, 24(1): 47-50. [22] Ballhorn D J, Heil M, Pietrowski A, et al.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cyanogenesis on an adapted herbivore[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7, 33(12): 2195-2208. [23] Poulton J E. Cyanogenesis in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 1990, 94: 401-405. [24] 刘建, 卫吴, 显莱. 高粱、苏丹草、百脉根和白三叶草生氰遗传的研究和进展[J]. 遗传, 1985, 7(1): 6-8. [25] 张岩, 汤定钦, 周明兵. 植物生氰糖苷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4): 12-15. [26] Anne V M, Kirsten J, Bodil J, et al. Lessons learned from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cyanogenic glucosides[J]. Metabolomics, 2007, 3(3): 383-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