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昆, 管东生. 森林林下植被生物量收获的样方选择和模型[J]. 生态学报, 2007, 27(2): 705-714. [2] 刘灿然, 马克平, 于顺利, 等.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种-面积曲线的拟合与评价[J].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23(6): 490-500. [3] 邓红兵, 吴刚, 郝占庆, 等. 马尾松-栎类天然混交林群落最小面积确定及方法比较[J]. 生态学报, 1999, 19(4): 499-503. [4] 代力民, 王青春, 邓红兵, 等. 二道白河河岸带植物群落最小面积与物种丰富度[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6): 641-645. [5] 汤孟平, 周国模, 施拥军, 等.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最小取样面积与物种多样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23(4): 357-361. [6] 佟金权, 惠刚盈, 赵中华, 等. 确定森林群落最小调查面积的方法[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31-334. [7] 张金屯. 数量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8] Wiegert R G. The selection of an optimum quadrat size for sampling the standing crop of grasses and forbs[J]. Ecology, 1962, 43: 125-159. [9] Brummer J E, Nichols J T, Engel R K, et al.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quadrat sizes and shapes for sampling standing crops[J].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1994, 47(1): 84-89. [10] 管东生, Peart M R. 香港草地和芒萁群落生物量收获的最佳样方选择[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35(2): 118-123. [11] 白宇明. 中药材金莲花[J]. 中草药, 1994, 25(6): 291. [12] 丁万隆, 陈震, 陈君. 金莲花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22(6): 19-21. [13] 吴利霞, 黄金祥, 崔同. 金莲花植物成分及其药剂的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 2004, 19(4): 392-396. [14] 宋冬梅, 孙启时. 金莲花属植物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 22(3): 231-234. [15] 任正博, 张振学, 周伟利, 等.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06, 8(2): 14-15. [16] 朱殿龙, 丁万隆, 陈士林. 金莲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 8(4): 26-33. [17] 丁万隆, 陈震, 陈君, 等. 北京平原地区金莲花引种栽培研究[J]. 中草药, 2003, 34(10): 附1-附4. [18] 丁万隆, 杨春清, 张泽印, 等. 金莲花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 20(5): 12-15. [19] 李永宁, 程旭, 于泊, 等. 冀北山地金莲花生境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 2009, 24(1): 51-52. [20] Papanastasis V P. Optimum size and shape of quadrat for sampling herbage weight in grassland of northern Greece[J].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1977, 30(6): 446-448. [21] 北京林业大学. 测树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22] 宋新民, 李金良. 抽样调查技术(第2版)[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23] 张峰, 武玉珍, 张桂萍, 等. 生态学研究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2): 361-364. [24] 朱根海.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植物组织低温半致死温度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3): 11-16. [25] 刘冰, 王有科.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花椒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0(4): 475-479. [26] 冯文光. Logistic递减开发模型[J]. 矿物岩石, 2000, 20(1): 70-73. [27] 高文君, 张原平, 阳兴华, 等. Logistic产量递减方程渗流理论基础[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22(6): 506-509. [28] Corona P, Leone V, Saracino A. Plot size and shape for the early assessment of post-fire regeneration in Aleppo Pine Stands[J]. New Forests, 1998, 16: 213-220. [29] 李文娟, 马轩龙, 陈全功. 青海省海东、海北地区草地资源产量与草畜平衡现状研究[J]. 草业学报, 2009, 18(5): 270-275. [30] 梁天刚, 崔霞, 冯琦胜, 等. 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J]. 草业学报, 2009, 18(6): 12-22. [31] 李昀, 俞联平, 陈兴荣, 等. 基于3S技术的景泰县草地资源现状评价[J]. 草业科学, 2010, 27(4): 64-68. [32] 徐敏云, 李运起, 王堃, 等. 河北省草地资源分布及植被特征动态[J]. 草业学报, 2009, 18(6):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