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向华, 王克晶, 李福山.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J]. 大豆科学, 2005, 24(4): 305-309. [2] 李春奇, 高致明. 野生大豆的解剖学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3): 29-36. [3] 国务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J]. 植物杂志, 1999, (5): 4-11. [4] 潘兆婺, 丁雷, 王敏, 等. 野生大豆的利用及在五河县的资源保护问题[J]. 安徽农学通报, 2000, 6(4): 26-27. [5] 李孟良, 马双雷. 五河野生大豆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3(6): 15-18. [6] 葛瑛, 朱延明, 吕德康, 等. 野生大豆碱胁迫反应的研究[J]. 草业科学, 2009, 26(2): 47-52. [7] 穆花荣. 食品检测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6-67. [8]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饲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表[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0. [9] 董慕新. 我国大豆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地区差异[J].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6(1): 28-31. [10] 徐豹. 野生大豆中的高含硫氨基酸种质[J]. 大豆科学, 1993, 12(3): 196-198. [11] 李海涛, 焦立为, 阿力甫·阿布都. ICP-AES测定大豆粉中钙、铁和锌[J]. 光谱实验室,2006, 23(5): 959-963. [12] 杨光宇, 王洋, 马晓萍. 中国野生大豆(G. soja)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J]. 大豆科学, 2000, 19(3): 257-260. [13] Wang K J, Li F S, Zhou T. Interitance of a five leaflet character arising from wild soybean (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in soybeans (G. max (L. ) Merr)[J]. Soybeans Science, 2001, 20(1): 22-25. [14] 杨光宇, 纪锋. 中国野生大豆(G. soja)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 1999, 18(1): 57-61. [15] Singh R J, Kollopara K P, Hymowitz T. Ancestors of 80 and 78-chromosome G. tomentella Hayata (Leguminosae)[J]. Genome, 1989, 32(5): 796-801. [16] 夏剑秋, 张毅方. 大豆中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功能作用[J]. 中国油脂, 2007, 32(1): 71-75. [17] 韩立德, 盖钧镒, 张文明. 大豆营养成分研究现状[J]. 种子, 2003, (5): 57-60. [18] 任健敏, 彭珊珊, 张霖霖.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豆和豆制品中铁、锌、铜、铬和镍[J]. 光谱实验室, 2006, 23(2): 314-318. [19] 权静, 卢定强, 张筱, 等. 大豆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J]. 大豆通报, 2004, (3): 26-30. [20] 李辉, 戴常军, 兰静, 等.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22(1): 39-42. [21] 钱虎君, 盖钧镒. 大豆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23(1): 27-3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 中国草地资源[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72-375. [23] 张子仪. 中国饲料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90-95. [24] 刘太宇, 李梦云, 聂芙蓉, 等. 黄河滩区2种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期氨基酸瘤胃降解特性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09, 18(1): 105-111. [25] 左胜鹏, 王会梅, 马永清, 等. 刈割扰动下半干旱区豆科牧草种间关系的反应[J]. 草业学报, 2009, 18(5): 150-159. [26] 沈禹颖, 张自和, 谢田玲. 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J]. 草业学报, 2003, 12(6): 105-109. [27] 杜高唐, 王金芬, 姜慧新, 等. 间作配置对苏丹草与野生大豆间作性能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0, 27(10): 121-128. [28] 夏伦志, 徐义流, 张长青, 等. 沿淮洼地农业结构优化理论探讨及其对秸秆饲用、牧草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0, 19(2): 286-294. [29] 王旭, 曾昭海, 朱波, 等. 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作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9, 18(6): 151-158. [30] 多立安, 赵树兰. 几种豆禾牧草混播初期生长互作效应的研究(英文)[J]. 草业学报, 2001, 10(2): 72-77. [31] 刘玉英, 王颖, 穆春生, 等. 广布野豌豆裂荚影响因素与裂荚日动态研究[J]. 草业学报, 2009, 18(3): 251-255. [32] 雷勃钧, 卢翠华, 钱华, 等. 导入外源总DNA获得优质高蛋白和双高大豆新品系[J]. 大豆科学, 1995, (3): 203-208. [33] 林红, 来永才. 大豆种间杂交新品种龙小粒豆1号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25(4): 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