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宏, 袁静. 皱叶酸模根提取物的杀菌活性研究[C]. 西安: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 2005: 449. [2] 杨仓良. 毒药本草[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3. [3] 张继振. 红蓼果实黄酮化合物的研究[J]. 中草药, 1990, 21(8): 7. [4] 杨国勋. 红蓼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03, 38(5): 338-340. [5] 郑尚珍. 红蓼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5(4): 42-45. [6] 郑尚珍. 荭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5(4): 37-41. [7] 郑尚珍. 红蓼中木脂素成分的研究[J]. 植物学报, 1998, 40(5): 466-469. [8] 李友莲, 李秀岚, 魏清霞. 红蓼提取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4(3): 234-236. [9] 李秀岚, 李友莲. 红蓼提取物对桃蚜拒食活性及触角电位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5(3): 228-230. [10] 李友莲, 魏清霞, 肖鹏飞. 红蓼主要部位提取物对桃蚜的拒食活性研究[C]. 北京: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 429-436. [11] 林妍妍. 东方蓼提取物杀虫杀菌活性初探[J]. 农药, 2007, 46(3): 211-213. [12] 李秀岚, 李友莲, 张利军. 红蓼拒食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08, 34(2): 49-52. [13] 张新瑞, 胡冠芳, 刘敏艳, 等. 红蓼提取物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J]. 草地学报, 2009, 17(3): 377-382. [14] 曹春林. 中药药剂学[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60-72. [15] 周静, 胡冠芳, 刘敏艳, 等. 4种曼陀罗对粘虫和菜青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 6(3): 102-106.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6-07-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4.6-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6部分: 杀虫活性试验 浸虫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7] 张国洲, 王亚维, 徐汉虹, 等.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昆虫的生物活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6(3): 190-192. [18] 陈年春. 农药生物测定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1: 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