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 杨曦亮, 张勇慧, 阮汉利, 等. 中药贝母的本草考证[J]. 亚太传统医药, 2006, (7): 69-72. [3] 王曙, 徐小平, 李涛. 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类药材总生物碱和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与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27(5): 342-344. [4] 潘宣. 百合 川贝母 平贝母 伊贝母[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5] 徐世安. “安徽贝母”野生改家种第二报——解除种子休眠与促进萌发的试验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9, 8(3): 61-62. [6] 苏新. 浙贝母种子休眠特性的初步研究[J]. 时珍国药研究, 1991, 2(3): 129-131. [7] 余玲, 王彦荣, 孙建华. 野大麦种子萌发条件及抗逆性研究[J]. 草业学报, 1999, 8(1): 50-57. [8] 徐秀丽, 齐威, 卜海燕,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0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 2007, 16(3): 74-80. [9] 马艳华, 宋瑜, 郑健. 白腊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的研究[J]. 种子, 2008, 27(12): 95-97. [10] 余玲, 王彦荣, 孙建华. 环境胁迫对布顿大麦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2, 11(2): 78-84.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GB2930-8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12] 明道绪.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3] 周国勤, 张应香, 李宇峰, 等. 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1): 51-54. [14] 石有太, 陈垣, 郭凤霞, 等. 掌叶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 2009, 18(3): 178-183. [15] 赵洋, 陈垣, 郭凤霞, 等. 三年生当归不同节位花穗籽粒灌浆特性研究[J]. 中药材, 2009, 32(6): 837-840. [16] 石有太, 陈垣, 郭凤霞, 等. 掌叶大黄籽粒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5): 1979-1983. [17]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浙贝母种子两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22(5): 276-277. [18] 邹琇莹, Fountain D W, Morgan E R. 赤霉素及机械处理的相互作用对破除Sandersonia aurantiaca种子休眠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03, 12(5): 70-76. [19] 鱼小军, 王彦荣, 张建华, 等. 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破除休眠研究[J]. 草业学报, 2004, 13(6): 45-49. [20] 李巧峡, 李凯, 丁文龙, 等. 不同处理对北方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09, 26(8): 112-117. [21] 路覃坦, 张金政, 孙国峰, 等. 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09, 18(2): 130-137. [22] 金兰, 罗桂花. 低温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 57-59. [23] 颜宏, 矫爽, 赵伟, 等. 不同大小碱地肤种子的萌发耐盐性比较[J]. 草业学报, 2008, 17(2): 2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