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裕春. 边坡开挖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研究.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段晓明. 植被护坡研究与应用现状. 中国农业通报, 2007, 23(3): 474-477. 安慧, 韦兰英, 刘勇, 等.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4): 611-619. 张宇清, 朱清科, 齐实, 等. 梯田埂坎立地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5, 25(3): 45-50. 王志泰, 包玉, 李毅. 石质边坡植被建植两周年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 草业学报, 2012, 21(2): 34-42. 赵忠, 李鹏.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1): 96-100. 李鹏, 赵忠, 李占斌. 渭北黄土区刺槐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 2005, 14(3): 405-409. 党晓宏, 高永, 汪季, 等. 砒砂岩沟坡沙棘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林下土壤的改良作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10(4): 45-50. 韩凤朋, 郑纪勇, 张兴昌. 黄土退耕坡地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2): 50-55. 高丽. 网格式生物埂护坡技术在坡改梯工程中的应用. 四川水利, 2005, 2: 56-57. 漆良华, 周金星, 张旭东, 等.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库效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2): 38-41. 韦兰英. 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分布及其生态特征研究.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郭忠玲, 郑金萍, 马元丹, 等. 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生态学报, 2006, 26(9): 2855-2862. 董慧霞, 李贤伟, 张健, 等. 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细根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林业科学, 2007, 43(5): 24-29. 杨丽韫, 李文华.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细根分布及其周转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2): 1-5. 韦兰英, 上官周平. 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06, 26(11): 3740-3748. 宇万太, 于永强.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6): 927-932. 周华坤, 赵新全, 温军. 黄河源区高寒草原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 草业学报, 2012, 21(5): 1-11. 蒋文伟, 周国模, 余树全, 等. 安吉山地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4): 73-76. 何毓蓉. 中国紫色土(2).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张庆费, 宋永昌, 由文辉. 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生态学报, 1999, 19(2): 174-178. 成文竞, 崔建宇, 闵凡华, 等. 三种草坪草的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09, 18(1): 179-183. 杨益, 牛得草, 文海燕, 等.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 草业学报, 2012, 21(3): 5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