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i M T, Qiu Y, He Y, et al. Mutational effects of space night on Zea mays seeds[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994, 14(10): 33-39. [2] 贾建航, 王斌. 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1999, 13(3): 187-192. [3] 李培夫.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J]. 种子科技, 2006, (1): 35-37. [4] 王俊敏, 魏力军, 骆荣艇, 等. 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J]. 核农学报, 2004, 18(4): 252-256. [5] 方金梁, 邹定斌, 周永胜, 等. 航天诱变选育高产蛋白质水稻新品种[J]. 核农学报, 2004, 18(4): 280-283. [6] 李能芳, 张伦德, 陈安全. 番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的变异初探[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5(2): 229-232. [7] 孙振元, 韩蕾, 彭镇华.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中的应用[J]. 核农学报, 2005, 19(6): 485-489. [8] 李水风, 汪炳良, 管学玉, 等. 卫星搭载处理对辣椒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06, 20(3): 205-207. [9] 王呈祥, 白志良. 航天育种-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新路[J].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31(3): 92-96. [10] 徐云远, 贾敬芬, 牛炳韬. 空间条件对3种豆科牧草的影响[J]. 空间科学学报, 1996, 16(增刊): 136-141. [11] 韩蕾, 孙振元, 钱永强, 等. 神州三号飞船对草地早熟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04, 21(4): 17-19. [12] 胡化广, 刘建秀, 郭海林. 我国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草类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 草业学报, 2006, 15(1): 15-21. [13] 张彦芹, 贾炜珑, 杨丽莉, 等. 60Co辐射高羊茅性状变异研究[J]. 草业学报, 2005, 14(4): 65-71. [14] 宣继萍, 郭爱桂, 刘建秀, 等.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外部性状变异分析[J]. 草业学报, 2005, 14(6): 107-111. [15] Duther F R, Hess E L, Halstead R W. Progress in plant research in space[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994, 14(8): 159-162. [16] 张琪, 陈丽萍, 陈立勋. 高产优质饲料作物一菊苣的开发与利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 (11): 51. [17] 王文恩, 张俊卫, 包满珠. 60Co-γ射线对野牛草干种子的刺激生长效应[J]. 核农学报, 2005, 19(3): 191-194. [18] 陈积山, 张月学, 唐凤兰. 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J]. 草业科学, 2009, 26(9): 173-177. [19] 胡化广, 刘建秀, 郭海林. 我国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草类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 草业学报, 2006, 15(1): 15-21. [20] 刘录祥, 郑企成. 空间诱变与作物改良[A]. 中国核情报中心. 中国核科技报告[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7: 1-10. [21] Planel H, Ganbin Y, Pianezzi B, et al. Space environment factors affecting response to radiation at the cellular level[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989, 9(10): 157-160. [22] 张蕴薇, 任卫波, 韩建国, 等. 红豆草空间诱变突变体叶片同工酶及细胞超微结构分析[J]. 草地学报, 2004, 12(3): 223-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