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广清, 张玉茹, 孙国友, 等. 杂草种子图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 曲波, 吕国忠, 杨红, 等. 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杂草调查[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7(4): 587-592. [3] Bah M, Gutierrez D M, Escobedo C, et al. Methylprotodioscin from the Mexican medical plant Solanum rostratum (Solanaceae)[J]. Biochemistry System Ecology, 2004, 32(2): 197. [4] Bowers karen A W. The polinatin ecology of Solanum rostratum (Solanaceae)[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1975, 62(6): 633. [5] 魏守辉, 张朝贤, 刘延, 等. 外来杂草刺萼龙葵及其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3): 347-351. [6] 关广清, 高东昌, 李文耀, 等. 刺萼龙葵——一种检疫性杂草[J]. 植物检疫, 1984, (4): 25. [7] 周明东, 刘淑华, 符桂华, 等. 有害入侵生物刺萼龙葵在新疆的分布、危害与防治[J]. 新疆农业科技, 2009, (1): 56. [8] 高芳, 徐驰, 周云龙. 外来植物刺萼龙葵潜在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对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1(4): 420-424. [9] 徐海明, 段学军, 陈健. 外来植物刺萼龙葵的危险性及其防治对策[J]. 青年科学, 2009, (8): 271. [10] 赵晓英, 马晓东, 徐郑伟. 外来植物刺萼龙葵及其在乌鲁木齐出现的生态学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2): 167-170. [11] 卢站根, 周文杰, 时丽冉, 等. 3种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性评估研究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学报, 2007, 35(12): 145-149. [12] 牛红榜, 万方浩.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13] 杨红, 刘志恒, 吕国忠.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真菌种群及其多样性研究[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09. [14] 刘淑霞, 周平, 赵兰坡, 等. 吉林黑土区玉米田土壤真菌的多样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7): 42-45. [15] 魏景超.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6] 邵宝林. 横断山北部高山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6. [17] 陈曦, 孙晓东, 毕思远, 等. 东北地区人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0): 5515-5517. [18] 吕德国, 于翠, 杜国栋, 等. 樱桃属(Cerasus)植物根围微生物多样性[J]. 生态学报, 2008, 28(8): 3883-3885. [19] 宋丁全. 生物多样性基本概念及其数学方法[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4, 20(2): 1-4. [20] 黄悦华, 张天宇, 潘好芹, 等.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壤淡色丝孢菌群落多样性及物种生态位研究[J]. 菌物学报, 2010, 29(2): 193-198. [21] 钟艮平, 沈文君, 万方浩, 等. 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刺萼龙葵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1): 162-166. [22] 李国庆, 林文雄.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09. [23] 李会娜, 曹远银, 万方浩. 三种入侵菊科植物(紫茎泽兰、豚草、黄顶菊)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09. [24] Vivanco J M, Bais H P, Stermitz F R, et al. Bio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community response to root allelochemistry: Novel weapons and exotic invasion[J]. Ecology letters, 2004, 7: 285-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