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月君, 侯向阳, 石红霄, 等.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2, 21(3): 294-302. [2] 秦彧, 宜树华, 李乃杰, 等.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 草业学报, 2012, 21(6): 275-285. [3] 杨益, 牛得草, 文海燕, 等.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J]. 草业学报, 2012, 21(3): 54-60. [4] 乔有明, 王振群, 段中华. 青海湖北岸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9, 18(6): 105-112. [5] 林丽, 张法伟, 李以康, 等. 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过程土壤碳氮储量及C/N化学计量学特征[J].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3): 42-47. [6] 吴建国, 韩梅, 苌伟, 等. 祁连山中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草业学报, 2007, 16(6): 39-46. [7] 杨成德, 龙瑞军, 陈秀蓉, 等. 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特征[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1): 1-5. [8] 肖玉, 谢高地, 安凯.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J]. 生态学报, 2003, 23(11): 2367-2376. [9] 田玉强, 欧阳华, 宋明华,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子[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33(4): 443-449. [10] 王建林, 欧阳华, 王忠红,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 2009, 64(7): 771-781. [11] 张宪洲,石培礼,刘允芬,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及其碳平衡[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34(增刊Ⅱ): 193-199. [12] 张金霞, 曹广民.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氮素循环[J]. 生态学报, 1999, 19(4): 509-512. [13] 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 西藏草地资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14] 张丽霞, 白永飞, 韩兴国.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中N素添加对羊草和黄囊苔草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04, 46(3): 259-270. [15] Cleveland C C, Liptzin D. C∶N∶P stoichiometry in soil: is there a “Redfield ratio” for the microbial biomass?[J]. Biogeochemistry, 2007, 85: 235-252. [16] Tian H Q, Chen G S, Zhang C, et al. Pattern and variation of C∶N∶P ratios in China’s soils: a synthesis of observation aldata[J]. Biogeochemistry, 2010, 98: 139-151. [17] 项文化, 黄志宏, 闫文德.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功能耦合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06, 26(7): 2365-2372. [18] 银晓瑞, 梁存柱, 王立新.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恢复演替阶段植物养分化学计量学[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1): 39-47. [19] 徐玲玲, 张宪洲, 石培礼,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净二氧化碳交换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05, 25(8): 1948-1952. [2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 [21] 唐明义, 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2] 王绍强, 于贵瑞.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生态学报, 2008, 28(8): 3937-3947. [23] 张法伟, 李英年, 汪诗平,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对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3): 323-326. [24] 牛得草, 董晓玉, 傅华. 长芒草不同季节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草业学报, 2005, 28(6): 915-920. [25] 丁小慧,罗淑政, 刘金巍, 等. 呼伦贝尔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沿经度梯度变化[J]. 生态学报, 2012, 32(11): 3467-3476. [26] 王晶苑, 王绍强, 李纫兰, 等. 中国四种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植物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6): 587-595. [27] 刘超, 王洋, 王楠, 等. 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氮磷化学计量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11): 1205-1216. [28] 王维奇, 王纯, 曾从盛, 等. 闽江河口不同河段芦苇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生态学报, 2012, 32(13): 4087-4093. [29] 韩文轩, 吴漪, 汤璐瑛, 等. 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叶的碳氮磷元素计量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 2009, 45(5): 855-860. [30] 张兴义, 隋跃宇, 张少良, 等. 薄层农田黑土全量碳及氮磷钾含量的空间异质性[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2): 1-6. [31] 戴建军, 石发庆, 张海军, 等. 黑龙江省西部草地土壤磷素状况及调控[J]. 中国草地, 2001, 23(3): 45-48. [32] 王维奇, 仝川, 贾瑞霞, 等. 不同淹水频率下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3): 238-242. [33] 高建华, 白凤龙, 杨桂山, 等. 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碳、氮、磷分布特征[J]. 第四纪研究, 2007, 27(5): 756-765. [34] 文亦芾, 赵俊权. 放牧对滇东北红壤草地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磷素有效性影响的研究[J]. 土壤学报, 2008, 45(3): 569-571. [35] 王长庭, 龙瑞军, 王启基, 等. 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分布和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草业学报, 2005, 14(4): 15-20. [36] 李亚娟, 曹广民, 龙瑞军.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12, 32(5): 2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