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耿华珠, 吴永敷, 曹致中. 中国苜蓿[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5-57. [2] Post W M, Peng T H, Emanuel W R, et al.The global carbon cycle[J]. American Scientist, 1990, 78: 310-320. [3] 傅华, 裴世芳, 张洪荣.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氮特征[J].草业学报, 2005, 14(6): 50-56. [4] 杨益, 牛得草, 文海燕.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J]. 草业学报, 2012, 21(3): 54-60. [5] 杨晓梅, 程积民, 孟蕾, 等,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土壤有机碳库研究[J].草业科学, 2010, 27(2): 18-23. [6] 方精云.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51-267. [7] Houghton R A. Changes in the storage of terrestrial carbon since 1950[A]. Soils and Globe Change[C]. CRC Press, 1995: 45-65. [8] 高亚琴, 黄高宝, 王晓娟, 等. 退耕土壤的碳、氮固存及其对CO2, N2O通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3): 1071-1076. [9] Post W M, Kwon K C.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land use change: processes and potential[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0, 6(3): 317-327. [10] 曹慧, 孙辉, 杨浩, 等. 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9(1): 103-109. [11] 杨玉海, 蒋平安.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2): 110-113. [12]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3]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125. [14]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4): 593-599. [15] 邰继承, 杨恒山, 张庆国, 等.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及分布[J]. 草业科学, 2008, 25(4): 76-78. [16] 马云华, 魏珉, 王秀峰. 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区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6): 1005-1008. [17] 杜伟文, 欧阳中万. 土壤酶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 2005, 32(5): 76-79, 82. [18] 赵兰坡, 姜岩. 土壤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探讨[J]. 土壤通报, 1986, (3): 138-141. [19] 周华坤, 周立, 赵新全, 等. 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场的影响[J]. 中国草地, 2002, 24(5): 53-61. [20] 郭彦军, 韩建国.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8, 17(5): 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