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祥. 籽篙与白刺的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J].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20(3): 43-49. [2] 李必华, 孙丕, 邢尚军. 白刺及其开发利用[J]. 山东林业科技, 1994, (3): 7-11. [3] 潘晓玲, 沈观冕, 陈鹏. 白刺属植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学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1999,21(3): 287-295. [4] 刘生龙, 高志海, 崔建国, 等. 唐古特白刺种源试验[J].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17(6): 115-118. [5] 邵麟惠, 杨占武, 于应文, 等. 柴达木盆地6种灌木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分布特征和抗旱性研究[J]. 草原与草坪, 2007, 120(1): 19-23. [6] 田新民, 赵长明, 邓建明, 等. 沿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分布的4 种优势植物光合生理响应[J]. 草业学报, 2011, 20(4): 108-115. [7] 何炎红, 郭连生, 田有亮. 白刺叶不同水分状况下光合速率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11): 2226-2233. [8] 李清河, 张景波, 李慧卿, 等. 不同种源白刺幼苗生理生长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差异[J]. 林业科学, 2008, 44(1): 52-56. [9] 高暝, 李毅, 种培芳, 等. 渗透胁迫下不同地理种源白刺的生理响应[J]. 草业学报, 2011, 20(3): 99-107. [10] Wu G K, Qin D Z, Gu L X. Ecological Genetics[M]. Beijing: Country Reading Press, 1992: 109-113. [11] 种培芳, 苏世平, 高暝, 等. 4个地理种群唐古特白刺的抗旱性系统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11, 31(3): 213-218. [12] 肖强, 叶文景, 朱珠, 等. 利用数码相机和Photoshop软件非破坏性测定叶面积的简便方法[J]. 生态学杂志, 2005, 24(6): 711-714. [13] 郭志华, 张宏达, 李志安, 等. 鹅掌楸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J]. 生态学报, 1999, 19(2): 164-169. [14] Wang R Z, Gao Q.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wo divergent Leymus chinensis populations from northeast China[J]. Photosynthetica, 2001, 39: 123-126. [15] 张弥, 吴家兵, 关德兴, 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9): 1575-1577. [16] 江天然, 张立新, 毕玉蓉, 等. 水分胁迫对梭梭叶片气体交换特征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37(6): 57-62. [17] 李熙萌, 卢之遥, 马帅, 等. 沙生植物差巴嘎蒿光合特性及其模拟研究[J]. 草业学报, 2011, 20(6): 293-298. [18] 马全林, 王继和, 纪永福, 等. 固沙树种梭梭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12): 2120-2126. [19] 阮成江, 李代琼.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1): 47-53. [20] 何军, 许兴, 李树华, 等. 不同时期牛心朴子和甘草光合蒸腾日变化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10): 1676-1681. [21] 赵长明, 魏小平, 尉秋实, 等.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白刺和梭梭光合特性[J]. 生态学报, 2005, 25(8): 1908-1913. [22] 韩永伟, 拓学森, 高馨婷, 等. 阿拉善荒漠草原梭梭与白刺光合特征比较研究[J]. 草地学报, 2010, 18(3): 314-319. [23] 张锦春, 赵明, 张应昌, 等. 灌溉植被梭梭、白刺光合蒸腾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1): 70-76. [24] 何文兴, 易津, 李洪梅. 根茎禾草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比较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2): 205-209. [25] 金则新, 柯世省. 云锦杜鹃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J]. 植物研究, 2004, 24(4): 447-452. [26] 李清河, 赵英铭, 刘建锋, 等.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不同起源的5种沙生灌木的光合及生长特性[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3): 357-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