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吉华, 张光灿, 刘霞, 等. 紫花苜蓿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3(2): 91-96. [2] 郭晔红, 张晓琴, 胡明贵. 紫花苜蓿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 173-176. [3] 胡霭堂, 周立祥. 植物营养学(下册) 第二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202-204. [4] 春亮, 李淑英, 张怀文, 等. 紫花苜蓿生产中的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动态[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 144-147. [5] 杜世平, 王留芳, 龙明秀. 宁南山区旱地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及产量动态研究[J]. 草业科学, 1999, 16(1): 12-16. [6] Orloff S B, Carlson H L, Teuber L R. Intermountain Alfalfa Management[M]. Oakland, California: Communication Services-Publications, 1997. [7] 徐丽君, 王波, 辛小平.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特性[J]. 草地学报, 2011, 19(3): 406-411. [8] 潘占兵, 蒋齐, 许浩, 等. 宁南黄土丘陵区旱作苜蓿地土壤肥力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8): 178-183. [9] 李昌伟, 高飞, 刘继远. 紫花苜蓿发育规律及不同收获茬次产量与营养构成研究[J]. 北京农业, 2008, (3): 12-26. [10] 曹永红, 贾志宽, 韩清芳. 苜蓿生长年限对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 104-108. [11] 万素梅, 胡守林, 贾志宽, 等. 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土壤水分消耗规律[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12): 30-34. [12] 张少华, 马忠选, 常风铃. 开发陇东紫花苜蓿振兴老区畜牧经济[J]. 草业科学, 1998, 15(2): 51-54. [13] 杨恒山, 葛选良, 王俊慧, 等.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磷的积累与分配规律[J]. 草业科学, 2010, 27(2): 89-92. [14] 陈宏亮. 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苜蓿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D]. 银川: 宁夏大学, 2010. [15] 万素梅, 韩清芳, 胡守林, 等.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氮素消耗特征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1): 84-89. [16] 张国盛, 黄高宝, 张仁陟, 等. 种植苜蓿对黄绵土表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03, 12(5): 88-93. [17] 杨恒山, 曹敏建, 范富, 等.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理化形状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6): 29-32. [18] 张效朴, 詹其厚, 尹楚良. 砂姜黑土连续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0, 37(1): 131-135. [19] 王晓凌, 李凤民. 苜蓿草地与苜蓿-作物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轻组碳氮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4): 13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