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gelke M C, Anderson S. Zoysiagrasses (Zoysia spp.)[A]. In: Michael D C, Ronny R D. Turfgrass Biology, Genetics and Breeding[M]. New Jerse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2: 271-285. [2] 董厚德, 宫莉君. 中国结缕草生态学及其资源开发与应用[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 郭海林, 刘建秀. 结缕草属植物育种进展概述[J]. 草业学报, 2004, 13(3): 106-112. [4] 胡化广, 刘建秀, 宣继萍, 等. 结缕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初步评价[J]. 草业学报, 2007,16(1): 47-51. [5] 郭海林, 刘建秀. 三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开花习性及自交结实率的研究[J]. 草原与草坪, 2001, (增刊): 45-47. [6] Forbes I. Chromosome numbers and hybrids in zoysia[J]. Agronomy Journal, 1952, 44:194-199. [7] Yaneshita M, Kaneko S, Sasakuma T. Alleotetraploid of zoysia species with 2n=40 based on a RFLP genetic map[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9, 98(5): 751-756. [8] 李亚, 凌萍萍, 刘建秀.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Zoysia spp.)地上部分形态类型多样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11(4):33-39. [9] 刘建秀, 郭爱桂, 郭海林. 中华结缕草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类型[J]. 草地学报, 2003, 11(3): 189-196. [10] 李亚, 谢晓金, 宣继萍.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J]. 草地学报, 2003, 11(3): 240-245. [11] 胡化广, 刘建秀, 宣继萍, 等. 结缕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初步评价[J]. 草业学报, 2007, 16(1): 47-51. [12] 李亚, 耿蕾, 刘建秀.中国结缕草属植物抗盐性评价[J].草地学报, 2004, 12(1): 8-11. [13] 何秋, 刘建秀, 侯庆树. 南京地区结缕草属植物锈病病原物鉴定及其发病规律的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6: 155-158. [14] 王丹, 宣继萍, 郭海林, 等. 结缕草的抗寒性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J]. 草业学报, 2011, 20(4): 98-107. [15] 王舟, 刘建秀. DREB/CBF类转达录因子研究进展及其在草坪草和牧草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 草业学报, 2011, 20(1): 222-236. [16] 章元明, 盖钧镒, 王建康. 利用B1和B2或F2群体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J]. 生物数学学报, 2000, 15: 358-366. [17] 盖钧镒, 章元明, 王建康.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8] 王建康, 盖钧镒. 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参数[J]. 遗传学报, 1997, 24: 432-440. [19] 侯北伟, 窦秉德, 章元明, 等. 小麦雌性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 遗传, 2006, 28(12): 1567-1572. [20] 张立平, 赵昌平, 单福华, 等. 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7, 33(9): 1553-1557. [21] 王庆钰, 朱立宏, 盖钧镒, 等. 水稻广亲和性遗传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J]. 遗传, 2004, 26(6): 898-902. [22] 罗庆云, 於丙军, 刘友良, 等. 栽培大豆耐盐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 大豆科学, 2004, 23(4): 239-243. [23] 张洁夫, 戚存扣, 浦惠明, 等. 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29(3): 227-232. [24] 郑轶琦, 臧国长, 郭海林, 等. 假俭草杂交后代生殖性状遗传及相关性分析[J]. 草业学报, 2011, 20(2): 283-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