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草业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9-20
    上一期   
    2022年9期目录
    2022, 31(9):  0. 
    摘要 ( 57 )   PDF (298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
    陈金元, 杜维波, 苏旭
    2022, 31(9):  1-12.  DOI: 10.11686/cyxb2021502
    摘要 ( 982 )   HTML ( 35)   PDF (1244KB) ( 5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科属组成、特有性、濒危状况及地理分布等特征,依据2021年9月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查阅对比文献和馆藏标本,梳理总结了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相比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青海省新增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大类22科30属53种1变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发菜),二级保护植物52种1变种。3)物种数量最多的科、属分别为兰科(10种)、杓兰属(8种)。4)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属+青藏高原特有属3个,中国特有物种9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9种,中国特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13种,另有青海省特有种1种(久治绿绒蒿)。5)青海省54种(含变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有18种处于易危(VU)等级,12种处于濒危(EN)等级,总计受威胁等级物种数30种,占所有物种的55.55%。6)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青海东南部,主要在玉树州、果洛州和海东市草原及森林生境中,与青海省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4种(含变种),绝大多数为二级保护植物;特有种类有32个,占所有物种的59.25%;受威胁物种3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多数分布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区。

    喜旱莲子草入侵对三峡库区重庆主城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丽苗, 谭雪, 董智, 郑杰, 袁中勋, 李昌晓
    2022, 31(9):  13-25.  DOI: 10.11686/cyxb2021447
    摘要 ( 249 )   HTML ( 11)   PDF (1745KB) ( 1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估入侵物种喜旱莲子草对城市河岸带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样方法在三峡库区重庆主城河岸带对47个样点进行群落调查。结果显示:1)干流河岸带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支流河岸带,但干流河岸带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支流河岸带,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干流和支流河岸带之间差异不显著。2)随着喜旱莲子草入侵强度逐渐增大,干、支流河岸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支流河岸带喜旱莲子草入侵阈值低于干流,而支流Patrick丰富度指数显著下降,但干流无显著变化。3)影响干流河岸带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硝态氮和全氮;影响支流河岸带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含水量、全氮和速效磷。4)喜旱莲子草的入侵在干流河岸带受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影响较大,在支流河岸带受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喜旱莲子草更容易入侵土壤养分含量高的生境;其轻度入侵可促进城市河岸带物种多样性,中、重度入侵会降低河岸带物种多样性,尤其是支流河岸带,因此,建议加强对该入侵物种的生态监测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遏制其入侵蔓延。

    施氮量对饲用高粱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玮, 受娜, 蒋丛泽, 马仁诗, 沈禹颖, 杨宪龙
    2022, 31(9):  26-35.  DOI: 10.11686/cyxb2021374
    摘要 ( 251 )   HTML ( 11)   PDF (1511KB) ( 1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陇东旱塬区饲用高粱的适宜氮肥用量,于2019-2020年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80、160、240、320 kg·hm-2,分别用N0、N80、N160、N240、N320表示)对饲用高粱‘F10’干物质积累、分配、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饲用高粱拔节、抽穗、开花和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至乳熟收获期,饲用高粱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特点,其中N160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最大,2019和2020年分别为22.3和18.0 t·hm-2。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饲用高粱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逐渐降低,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先增加后降低。乳熟收获期,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最高,2019和2020年平均分配比例分别为70.8%和73.8%。2019年收获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下穗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但2020年整体差异不显著。2019年,不同施氮水平下饲用高粱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无显著差异。2020年,不同处理饲用高粱耗水量为483.4~505.8 mm,耗水强度为3.1~3.3 mm·d-1,其中,N80和N320处理下饲用高粱耗水量较N0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6%和3.9%,耗水强度较N0处理均显著增加6.5%。2019和2020年,N160处理下饲用高粱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2.9和36.4 kg·hm-2·mm-1。回归分析显示,当施氮量为166.7 kg·hm-2时(接近于160.0 kg·hm-2),饲用高粱收获期可获得最大干物质积累量(19.2 t·hm-2);当施氮量为150.0 kg·hm-2时,饲用高粱可达最大水分利用效率(37.8 kg·hm-2·mm-1)。因此,综合干物质积累与水分利用效率,初步推荐陇东旱塬区饲用高粱适宜施氮量为150~160 kg·hm-2

    氮素添加对中国苜蓿产量与品质效应的Meta分析
    银敏华, 马彦麟, 康燕霞, 贾琼, 齐广平, 汪精海
    2022, 31(9):  36-49.  DOI: 10.11686/cyxb2022127
    摘要 ( 314 )   HTML ( 12)   PDF (5492KB) ( 2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素在苜蓿产量累积与品质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合理添加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加剧环境污染,且其添加效应因试验区域、添加模式和种植管理等因素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氮素添加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粗蛋白含量、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氮素相比,添加氮素可显著提高苜蓿产量与品质,其中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2.6%(置信区间9.0%~16.2%)和7.3%(置信区间4.1%~10.6%),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平均降低5.6%(置信区间3.5%~7.8%)和3.0%(置信区间1.0%~4.9%)。在甘肃,年平均气温<8 ℃和年平均降水量200~400 mm的地区,采用硝酸铵分次施肥及灌溉和播种量为26~30 kg·hm-2时,更有利于添加氮素对苜蓿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的提高效应及对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降低效应;但适宜的施氮量及生长年限在产量与品质方面存在差异。该研究可为苜蓿生产力提升及氮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高寒草甸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长期氮肥添加的响应
    游郭虹, 刘丹, 王艳丽, 王长庭
    2022, 31(9):  50-62.  DOI: 10.11686/cyxb2021496
    摘要 ( 208 )   HTML ( 12)   PDF (2311KB) ( 12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N)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元素,人为N添加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N输入的主要形式。施N作为改善土壤养分条件的重要途径,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也会对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本研究在2012年5月设置0(CK)、10(N10)、20(N20)、30(N30) g·m-2·a-1的N添加试验,并于2018年8月采集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叶片,测定其碳(C)、N、磷(P)含量,分析不同水平N添加下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索长期N添加下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N添加显著提高了禾本科叶片碳(LC)含量而显著降低了豆科LC含量(P<0.05),莎草科和杂类草LC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随施N量增加,4种功能群叶片氮(LN)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叶片磷(LP)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2)N添加下4种功能群植物叶片碳氮比(LC/N)整体呈下降趋势,叶片氮磷比(LN/P)和叶片碳磷比(LC/P)呈上升趋势。3)土壤含水量(SMC)与植物叶片各项指标均显著相关(P<0.05),SMC对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贡献率最高(10.28%,P<0.001)。4种功能群中,杂类草对SMC变化的响应最敏感,表现为杂类草LN、LN/P和LC/P随SMC增加显著降低而LC/N和LP显著升高。综上所述,4种功能群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N添加的响应存在差异,N添加下影响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重要因子是SMC。

    施氮对苜蓿初花期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及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孙延亮, 赵俊威, 刘选帅, 李生仪, 马春晖, 王旭哲, 张前兵
    2022, 31(9):  63-75.  DOI: 10.11686/cyxb2021343
    摘要 ( 233 )   HTML ( 9)   PDF (2821KB) ( 20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滴灌苜蓿叶片形态特征、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滴灌苜蓿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与干物质产量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施氮对紫花苜蓿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而为优化实际生产中紫花苜蓿的氮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CK)、60(N1)、120(N2)和180 kg·hm-2(N3)共4个施氮水平,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对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叶片氮含量和苜蓿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下苜蓿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苜蓿叶片胞间CO2浓度低于不施氮处理。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以及叶片干重、茎秆干重、干物质产量、叶片氮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对叶片形态结构影响最大的为叶面积,其次分别为比叶重、叶长和叶宽,对苜蓿干物质产量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氮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蒸腾速率>比叶重。不施氮和高氮处理下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合活性受到抑制,属于非气孔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干物质产量、叶片形态以及光合作用综合得分最高的为N2处理,其次分别为N3、N1和CK处理。因此,施氮肥有助于紫花苜蓿光合面积和光合速率的协同改进,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生成,从而促进苜蓿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在施氮量为120 kg·hm-2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宁夏地区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星, 黄薇, 余淑艳, 李小云, 高雪芹, 伏兵哲
    2022, 31(9):  76-85.  DOI: 10.11686/cyxb2021380
    摘要 ( 233 )   HTML ( 9)   PDF (2697KB) ( 1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最适合的灌水及施肥量,以‘甘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4个灌水梯度(900、1350、1800和2250 m3·hm-2),副区为5个肥料梯度(N-P2O5-K2O:0-0-0、9-45-60、18-90-120、27-135-180和36-180-240 kg·hm-2),分别对不同处理的苜蓿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种子产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灌水和施肥可以提高苜蓿种子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苜蓿种子产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水对苜蓿的小花数、花序数、结荚数、种子数、结荚率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经通径分析得出,花序数、生殖枝数、千粒重和结荚率对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灌水量为900 m3·hm-2、施肥量为27-135-180 kg·hm-2时,苜蓿种子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通过回归寻优模型,得出在宁夏引黄灌区苜蓿种子生产中滴灌的最佳灌水量为2250 m3·hm-2,在当地的土壤条件下最佳施肥量为:氮肥34.44 kg·hm-2,磷肥172.68 kg·hm-2,钾肥230.28 kg·hm-2

    不同栽培因素处理对川贝母和暗紫贝母种苗建成的影响动态及比较研究
    马艳珠, 张文广, 李冉, 成春亚, 吴海旭, 晋玲, 崔治家, 马毅, 王振恒, 王圆圆
    2022, 31(9):  86-95.  DOI: 10.11686/cyxb2021362
    摘要 ( 172 )   HTML ( 8)   PDF (1230KB) ( 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川贝母和暗紫贝母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播种方式、不同覆盖物、不同拌种方式、不同施肥量等栽培因素对川贝母及暗紫贝母种子萌发和种苗建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处理下,两种贝母种子出苗率大多随播后天数的增加呈“S型”变化,规律性显著,暗紫贝母部分施肥处理的出苗率与播后天数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在播后(30±3) d,两种贝母种子基本完全出苗,且同种处理下川贝母种子的萌发出苗生长整体上优于暗紫贝母。不同处理结果表明,条播优于撒播或垄播;覆盖麦草优于覆盖松针或草木灰或羊粪;不拌种处理优于草木灰拌种或羊粪拌种;川贝母和暗紫贝母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2.00 g·m-2、磷4.90 g·m-2、钾1.25 g·m-2及氮0.00 g·m-2、磷9.80 g·m-2、钾2.50 g·m-2

    花叶滇苦菜浸提液对3种花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郭英姿, 贾文庆, 何松林, 王政
    2022, 31(9):  96-106.  DOI: 10.11686/cyxb2021371
    摘要 ( 218 )   HTML ( 4)   PDF (1955KB) ( 1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花叶滇苦菜与常见草本花卉协同生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机制,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花叶滇苦菜地上部(DS)和地下部(DX)不同浓度浸提液对二月兰、石竹、观赏油菜3种花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生理指标及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花卉植物大规模应用及杂草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叶滇苦菜浸提液对3种花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在5 g·L-1时2种浸提液中促进效应最大的是二月兰,其次是石竹,均在100 g·L-1浓度下抑制效应达最大。2种浸提液提高了3种花卉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月兰、观赏油菜在50 g·L-1时达到峰值,石竹在25 g·L-1时达到峰值,100 g·L-1时均高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石竹种子POD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观赏油菜POD活性与茎长和根长呈显著正相关;二月兰根长与POD、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茎长和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强弱依次为观赏油菜>石竹>二月兰。综上所述,浸提液对3种花卉幼苗细胞膜均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应尽量避免在花叶滇苦菜危害严重的地块大规模种植3种花卉或者种植前彻底清除杂草。

    碱蓬根际和内生细菌菌株对盐碱胁迫下苜蓿生长的影响
    苗阳阳, 张艳蕊, 宋标, 刘旭桐, 张安琪, 吕金泽, 张浩, 张小华, 欧阳佳慧, 李旺, 曲善民
    2022, 31(9):  107-117.  DOI: 10.11686/cyxb2021369
    摘要 ( 278 )   HTML ( 9)   PDF (1400KB) ( 2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碱蓬根际和内生细菌菌株对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龙牧801紫花苜蓿为供试品种,将前期从碱蓬根内(JG1)、根际土壤(JT4)和茎内(JJ5)筛选出的具有较强耐盐碱胁迫能力的根际及内生细菌菌株接种于苜蓿幼苗根部。接菌1周后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NaCl∶Na2SO4∶NaHCO3∶Na2CO3=9∶1∶1∶9混合,并设置0、100、150、200 mmol·L-1盐碱浓度溶液浇灌苜蓿幼苗根部,进行盐碱胁迫处理。分析盐碱胁迫下碱蓬根际及内生细菌菌株对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碱蓬根际和内生细菌菌株对盐碱胁迫下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促生细菌均能缓解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不同促生细菌对盐碱胁迫下苜蓿促生效果为JT4>JG1>JJ5。

    不同氮磷水平下不同土层中紫花苜蓿细根周转特征
    赵俊威, 李生仪, 孙延亮, 刘选帅, 马春晖, 张前兵
    2022, 31(9):  118-128.  DOI: 10.11686/cyxb2021340
    摘要 ( 197 )   HTML ( 3)   PDF (3739KB) ( 1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不同氮磷配施条件下紫花苜蓿细根周转及不同土层分布动态特征,分析苜蓿细根周转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磷水平[0(P0)、50(P1)、100(P2)和150 kg·hm-2(P3)]和两个氮水平[0(N0)和120 kg·hm-2(N1)],共计8个处理,通过微根管根系监测0~60 cm的土层细根周转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细根总现存量、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生产量和死亡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2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P1、P2处理显著大于P0处理(P<0.05),在相同施磷条件下,N1处理显著大于N0处理。在不同土层中,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苜蓿细根现存量在0~30 cm土层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0~15 cm土层中,P2处理苜蓿细根现存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处理下,苜蓿细根现存量主要集中在15~30 cm土层。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的增加,苜蓿细根周转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细根周转率受细根现存量与细根死亡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大。细根死亡量与周转率拟合的相关系数最大,拟合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当施磷(P2O5)量为100 kg·hm-2、施氮(N)量为120 kg·hm-2时,能够显著增加苜蓿细根的现存量和根表面积密度,进而促进苜蓿根系周转和生长。

    末次刈割时间对苜蓿根颈抗氧化系统及抗寒性的影响
    陈卫东, 张玉霞, 张庆昕, 刘庭玉, 王显国, 王东儒
    2022, 31(9):  129-138.  DOI: 10.11686/cyxb2021379
    摘要 ( 217 )   HTML ( 7)   PDF (526KB) ( 1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不同末次刈割时间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与低温冷冻胁迫下抗氧化系统变化的关系,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于翌年秋季进行不同末次刈割时间处理,越冬前期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和-30 ℃低温冷冻胁迫处理,以低温冷藏(4 ℃)为对照,测定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利用相对电导率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并对半致死温度与抗氧化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未刈割和8月25日、9月5日、9月15日、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11月5日末次刈割的苜蓿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8.03、-17.61、-17.03、-16.59、-15.80、-15.82、-16.83、-16.34、-17.12 ℃;紫花苜蓿根颈的半致死温度与-10 ℃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的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20 ℃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的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15、-20、-25 ℃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的SOD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15、-20、-25、-30 ℃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的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末次刈割时间的苜蓿抗寒性强弱为未刈割>8月25日>11月5日>9月5日>10月15日>9月15日>10月25日>10月5日>9月25日;末次刈割时间通过调控苜蓿根颈的SOD、POD、CAT活性,协同作用清除活性氧、过氧化物和过氧化氢,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抗寒性,因此在科尔沁沙地地区建议9月5日之前或11月5日之后进行末次刈割。

    外源硅对镉胁迫下玉米生理参数及根系构型分级的影响
    姜瑛, 魏畅, 焦秋娟, 申凤敏, 李鸽子, 张雪海, 杨芳, 柳海涛
    2022, 31(9):  139-154.  DOI: 10.11686/cyxb2021499
    摘要 ( 304 )   HTML ( 15)   PDF (3370KB) ( 2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镉(Cd)胁迫条件下,施硅(Si)对玉米幼苗生长以及根系构型分级的影响,寻求可缓解Cd对玉米毒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水培试验,在Cd胁迫条件下施加不同浓度Si,测定玉米的Cd浓度及含量、生长相关指标、光合指标、根系构型,并将根系构型按根系直径进行分级比较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d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上升,光合参数显著降低,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分枝数,包括Ⅰ~Ⅲ级径级区间的根长,和Ⅰ~Ⅱ级径级区间的根表面积以及根体积显著下降。施加不同浓度Si后,玉米幼苗整株Cd含量降低了12.65%~88.07%,Cd毒害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缓解,表现为株高、主根长、生物量和耐受指数的提高;总叶绿素含量在Si浓度为0.25 mmol·L-1时提高了11.76%,Cd胁迫下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在Si浓度为1.00 mmol·L-1时显著提高;总根长、分枝数、Ⅰ级径级区间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Si浓度为1.00 mmol·L-1时达到最大,当Si浓度为1.50 mmol·L-1时,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Ⅰ~Ⅲ级径级区间内的总根长和根表面积,以及Ⅰ~Ⅱ级径级区间的根体积与Cd转运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生长耐受性综合评价表明,总体上1.00 mmol·L-1外源Si缓解50 μmol·L-1玉米Cd毒害的效果最佳。结果表明,施Si可通过降低玉米幼苗根系对Cd的吸收、积累和转运,减少地上部的Cd浓度及积累,从而减小Cd对光合系统的影响,提高玉米幼苗生物量,并进一步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部的分配,减轻Cd对根系构型的影响,提高玉米耐Cd能力,缓解Cd对玉米的毒害作用。

    多年生黑麦草LpPIL5基因特征分析及转录调控
    姚佳明, 何悦, 郝欢欢, 黄心如, 张敬, 徐彬
    2022, 31(9):  155-167.  DOI: 10.11686/cyxb2021382
    摘要 ( 273 )   HTML ( 11)   PDF (6057KB) ( 1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属于bHLH家族的一个亚家族,在植物光信号、激素信号传导和调控植物耐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多年生黑麦草中克隆出一个PIF基因,其与拟南芥AtPIF5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命名为LpPIL5-likeLpPIL5)。LpPIL5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全长为1410 bp,具有5个外显子,编码470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bHLH结构域和APB功能域,且其蛋白定位于细胞核。LpPIL5的启动子区域(1500 bp)具有ABRE、MBS和G-box等多种光、激素和逆境响应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LpPIL5在叶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根、茎、叶鞘等部位表达量较低。LpPIL5基因的表达受昼夜节律调控,且在光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暗。此外,聚乙二醇(PEG)、NaCl、CdCl2和高温逆境及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片中LpPIL5基因表达,而在根中,LpPI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处理的12 h后明显增加,处理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

    藜麦WRKY基因的进化与多胁迫条件下的转录应答
    侯丽媛, 贾举庆, 姜晓东, 王育川, 赵菁, 陈禺怀, 黄胜雄, 吴慎杰, 董艳辉
    2022, 31(9):  168-182.  DOI: 10.11686/cyxb2021347
    摘要 ( 291 )   HTML ( 9)   PDF (6287KB) ( 2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RKY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多种胁迫应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转录因子。为解析藜麦WRKY基因的进化特征及挖掘响应胁迫的WRKY基因,本研究利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WRKY基因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染色体定位、分组、系统进化、共线性分析以及多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得到90个WRKY基因;划分为3组:Ⅰ组(18个)、Ⅱ组(46个)和Ⅲ组(12个),其中Ⅱ组成员进一步被划分为5个亚组:Ⅱ-a(9个),Ⅱ-b(4个),Ⅱ-c(13个),Ⅱ-d(10个)和Ⅱ-e(10个)。另外,14个WRKY成员因为WRKYGQK短肽的缺失,以及锌指结构变异较大而未划分到任何分组。本研究分组与藜麦WRKY基因进化树中家族成员的聚类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支持了成员分组的可靠性。此外,不同分组的WRKY成员的蛋白序列呈现出小组特异的氨基酸保守域组成。藜麦和祖先二倍体苍白茎藜、瑞典藜的同源基因组模块分析表明,藜麦WRKY基因数目的增加主要来自全基因组倍增。在干旱、高温、盐、低磷胁迫和花生褪绿扇形斑病毒(GCFSV)侵染下,大量WRKY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著性诱导或抑制,说明这些WRKY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调控藜麦的逆境应答反应。研究结果可为藜麦的抗逆研究提供优良的候选WRKY基因,为藜麦的抗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GBS简化基因组测序评估3个麦洼牦牛保种群的遗传结构研究
    马士龙, 李小伟, 李响, 谢书琼, 刘益丽, 唐娇, 江明锋
    2022, 31(9):  183-194.  DOI: 10.11686/cyxb2021464
    摘要 ( 211 )   HTML ( 2)   PDF (2068KB) ( 9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洼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优良的乳肉兼用型牦牛品种,本研究旨在探究四川省龙日种畜场麦洼牦牛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评价3个不同保种群的保种效果并挖掘重要种质特性基因。对麦洼牦牛3个保种群粉嘴群(n=140)、全黑群(n=211)、弗洛群(n=55)进行GBS简化基因组测序,基于检测到的12612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计算遗传统计量,结果表明,整个牦牛群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038和0.3036,麦洼牦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全黑群、粉嘴群、弗洛群的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3029、0.3042、0.3044,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0144、0.0152、0.0209,弗洛群和粉嘴群受人工选择的强度大于全黑群,较低的近交水平说明3个群的保种效果较好。Structure分析中全黑、弗洛群部分个体血缘较纯正,而其他个体血缘关系非常混杂;粉嘴群和全黑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DR)最大为0.03513、0.0358,结合系统进化树表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远,有遗传分化趋势。利用Fst和π法对3个保种群进行选择信号分析,发现有104个受选择基因广泛参与生殖机能、免疫系统、胚胎发育、脂质代谢等条目以及生殖激素、内/外分泌、信号传递等通路,其中部分基因提示麦洼牦牛的繁殖、肉质、毛色性状以及应激反应得到了人工选择,如PPP3CCKCNMA1ROCK2GNAQMEF2CKIT等。现有的麦洼牦牛保种策略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未来麦洼牦牛的保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海鲜菇菌糠发酵饲料对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张耀, 黄小云, 陈鑫珠, 黄勤楼, 黄秀声, 韩海东
    2022, 31(9):  195-205.  DOI: 10.11686/cyxb2021320
    摘要 ( 183 )   HTML ( 3)   PDF (600KB) ( 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发酵海鲜菇菌糠对简阳大耳黄羊屠宰性能、羊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简阳大耳黄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C组,对照组)、20%(L组)、30%(M组)、40%(H组)发酵海鲜菇菌糠。预试期10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L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H组(P<0.05),肺脏、肾脏、瘤胃、小肠、大肠重量以及瘤胃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眼肌面积、肺脏、肾脏、瘤胃、小肠以及大肠重量呈二次变化(P<0.05)。2)各组间背最长肌pH无显著差异(P>0.05);L组24和48 h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且均随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变化(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H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H组(P<0.05)。3)L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天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H组(P<0.05),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脯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M组(P<0.05),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4)各组间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硬脂酸(C18:0)和α-亚麻酸(C18:3n3)含量随发酵菌糠添加水平的增加分别呈二次变化和线性升高(P<0.05),H组C18:3n3含量较C组提高了16.48%,试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 PUFA含量较C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6/n-3较C组分别下降了0.64%、11.73%和12.34%。综上所述,日粮中发酵海鲜菇菌糠添加水平为20%时对提高山羊内脏器官发育以及改善肉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合评述
    牧草混播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进展
    杨策, 张玉雪, 张鹤, 郑春燕, 朱峰
    2022, 31(9):  206-219.  DOI: 10.11686/cyxb2021341
    摘要 ( 372 )   HTML ( 24)   PDF (1688KB) ( 2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牧草混播是人工草地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牧草混播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果。了解其种间互作机理并探究其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的稳定生产和实现人工草地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种间互补与竞争及地上、地下等方面分析了牧草混播的种间互作机理,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角度论述了混播对牧草产量、品质提升、养分利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未来我国人工混播草地研究中应注重有针对地选择特定功能的物种,明确影响物种间互作的因素,同时关注地上-地下耦联机制及草-畜互作等方面。

    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管理进程的经验借鉴与若干启示
    韩枫, 张志涛, 张鑫, 王建浩, 王浩
    2022, 31(9):  220-232.  DOI: 10.11686/cyxb2021115
    摘要 ( 155 )   HTML ( 6)   PDF (797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阐明了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化管理进程,并以立法节点为依据,划分为应对草地退化、确立多用途利用与联邦所有制、调整放牧费制度、修正立法及完善政策4个阶段,详述了各阶段的矛盾冲突、治理目标及政策手段,并总结特征。研究发现,草地经历严重退化后,联邦政府积极治理,以立法确立了公有制下的多用途使用原则。法治进程中,分类管理、放牧费制度、公有制、土地资源调查、市场化探索贯穿始终,法治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形成了稳定的治理格局。从现代产权制度看,草原资源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亦是一种有效的产权管理探索形式,在私有草原之外,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理体系和有效的法治治理基础。尽管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产权结构不同,但美国公共牧草地管理历程依然为中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中国应在草原国有的公有制原则下,强化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清查草地资源,实施产责明晰的分类分级管理,同时开展生态与民生效益监测;将草原生态补偿及草原重点生态工程纳入常规化法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生态产品多元化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