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草业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20
    上一期   
    目录
    2024年10期目录
    2024, 33(10):  0. 
    摘要 ( 61 )   PDF (767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黄土高原典型草本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刘芳, 王佩佩, 曹玉莹, 刘俊娥, 周正朝
    2024, 33(10):  1-13.  DOI: 10.11686/cyxb2023446
    摘要 ( 198 )   HTML ( 35)   PDF (3693KB) ( 2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控制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阐明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根系类型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差异,有利于完善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优选模式的系统性研究,为黄土高原后续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自然恢复优势种长芒草(须根系)和铁杆蒿(直根系)为研究对象,以退耕一年的裸地为对照,测定根系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直径下根系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芒草和铁杆蒿根系特征差异显著,须根系长芒草极细根(直径,D<0.5 mm)根长密度(RLD)和根表面积密度(RSAD)占比较高,分别为94.73%和90.20%。直根系铁杆蒿主根优势明显,表现出较高的根质量密度(RMD)、平均直径(RD)和根体积密度(RVD)。其中,铁杆蒿粗根RLD(16.28%)和RSAD(32.85%)的占比明显高于长芒草。2)与裸地相比,长芒草与铁杆蒿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稳定性。长芒草与铁杆蒿根系主要聚集在0~20 cm土层,对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最大。其中,铁杆蒿群落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持水性最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2.04 mm)、毛管持水量(24.69%)及饱和含水量(34.93%)分别是裸地的4.33、1.36和1.31倍。长芒草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7.23 g·kg-1)最高。3)植物根系特征显著影响土壤性质,细根RLD与RSAD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最显著。细根RLD和RSAD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孔隙度显著正相关(P<0.05),极细根(D<0.5 mm)与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长芒草与铁杆蒿改善土壤性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有机质含量(SOM)和土壤含水量(SWC)。

    预测姜黄属植物在中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变化
    王鹏, 金正, 余婷, 秦康强, 桑新亚, 陶建平, 罗唯学
    2024, 33(10):  14-27.  DOI: 10.11686/cyxb2023435
    摘要 ( 103 )   HTML ( 12)   PDF (3952KB) ( 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姜黄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草本植物。然而,目前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规律仍然不清楚。为了研究姜黄属植物在中国当前的潜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选取莪术、姜黄、郁金3个最具代表性的姜黄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这3种姜黄属植物的现有分布记录和相关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因子,应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预测上述3种姜黄属植物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axEnt模型对3种姜黄属植物预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均大于0.95,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3种姜黄属植物目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省份,其中姜黄的适生区面积最大,郁金的适生区面积最小;在未来2090s SSP245气候情景下,3种姜黄属植物均表现为向我国东北方向扩张的趋势,适生面积达到最大;在未来2090s SSP370和SSP585气候情景下,3种姜黄属植物仅有小部分地区发生适生区的收缩和扩张;此外,最干季度均温是莪术潜在分布的关键因子,姜黄和郁金受年平均降水量影响最大。综上,3种姜黄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并有向北扩张的趋势,相关保护部门可基于本研究开展姜黄属植物的种植和扩繁工作,有助于提升姜黄属植物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001-2020年黄土高原植被生长季干旱的时空分布
    刘立靖, 吴静, 李纯斌, 常秀红
    2024, 33(10):  28-36.  DOI: 10.11686/cyxb2023470
    摘要 ( 69 )   HTML ( 9)   PDF (3084KB) ( 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ODIS实际蒸散量(ET)和潜在蒸散量(PET)反演作物缺水指数(CWSI),研究黄土高原生长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用CWSI和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进行偏相关分析以探究生长季内最干旱月份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生长季CWSI多年平均值为0.777,处于中度干旱状态,空间分布表现为东南部较轻,西北部较严重的特征,且高程在1200~1700 m区域内的干旱程度最高;2)2001-2020年多年生长季CWSI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2001年干旱程度最高,2018年干旱程度最低;在整个生长季内,黄土高原在4月的干旱程度最高;8月的干旱程度最低。具体表现为:4-10月,干旱等级从重旱过渡到中旱和轻旱,又从轻旱演变成中旱;3)从植被类型角度分析,荒漠、草原的分布区域属于重旱;草甸、栽培植被、灌丛的分布区域属于中旱;针叶林、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属于轻旱,且不同植被类型在植被生长季的CWSI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预警和旱灾预估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零模型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固定沙地种群点格局分析
    曲文杰, 王磊, 杨新国, 屈建军, 张力, 张波, 孙向波
    2024, 33(10):  37-45.  DOI: 10.11686/cyxb2023444
    摘要 ( 52 )   HTML ( 7)   PDF (1721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或种间关系以及与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明确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对认识植物生态适应性与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30~40年固定沙地,基于点格局的完全空间随机模型、泊松聚块模型和嵌套双聚块模型分析并检验了小画眉草、狗尾草、虎尾草、猪毛菜、雾冰藜5种常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大小排序为:小画眉草>狗尾草>虎尾草>雾冰藜>猪毛菜。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下,小画眉草种群在0~1000?cm尺度呈现出从聚集分布过渡到均匀分布,再转换为聚集分布的变化规律;其余4个物种在0~295 cm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分布尺度随种群密度降低而降低。泊松聚块模型下,小画眉草、雾冰藜和猪毛菜物种在0~35 cm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为随机分布;而狗尾草和虎尾草种群分别在0~55 cm、405~835 cm和0~75 cm、465~945 cm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他尺度均随机分布。嵌套双聚块模型下,5个物种在0~1000 cm尺度基本呈现随机分布,即在大聚块中都分布着小聚块。综合3种模型的检验结果,种子扩散限制、灌木的“沃岛”效应和藻结皮特性引起的微生境异质性共同决定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30~40年固沙区植被空间多聚块分布特征。

    湿地植物假俭草和牛鞭草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特性研究
    秦格格, 韩炼, 何心雨, 王玉生, 任凡, 陈兹舜, 周存宇, 杨朝东, 谭德宝, 张霞
    2024, 33(10):  46-54.  DOI: 10.11686/cyxb2023453
    摘要 ( 64 )   HTML ( 7)   PDF (1128KB) ( 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假俭草和牛鞭草是2种分布于江汉平原地区并能在旱生和水湿环境中生长的湿地植物,适应江汉平原地区的季节性洪水,在长江流域各种退化湿地和消落带的植被修复中耐水淹植物的筛选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假俭草和牛鞭草环境适应性结构(通气组织和质外体屏障结构)和解剖结构差异所体现的耐水淹能力倾向,研究了两个物种根、茎解剖结构与组织化学特性。运用植物解剖切片法、组织化学染色定位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表明:1) 假俭草和牛鞭草具有适应湿地环境的解剖结构特征,是典型的湿地植物。这些结构特征包括通气组织(茎部气腔和根部裂-溶生性通气组织)和质外体屏障(内皮层、外皮层、栓质化组织和角质层)等。假俭草和牛鞭草的不定根都具有内皮层和外皮层,其细胞壁上都有木栓质和木质素沉积。2) 牛鞭草的茎具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和维管束鞘细胞以及髓腔;而假俭草的茎仅有木质化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厚壁机械组织环和维管束鞘细胞,以及髓腔和皮层气腔。牛鞭草匍匐茎和根状茎均具连续的栓质化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和维管束鞘,而假俭草匍匐茎的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仅木质化且是不连续的,从而推测牛鞭草比假俭草适应更高强度的淹没环境。

    紫花苜蓿MsBBX20基因克隆及耐盐功能分析
    周昕越, 蒋庆雪, 贾会丽, 马琳, 樊璐, 王学敏
    2024, 33(10):  55-73.  DOI: 10.11686/cyxb2023460
    摘要 ( 97 )   HTML ( 13)   PDF (5897KB) ( 1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BX家族转录因子参与光形态建成、成花生理、避荫反应、种子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等植物重要生长发育过程。紫花苜蓿是耐盐性较强的牧草饲料作物,其品质优良,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发掘并探索紫花苜蓿MsBBX20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理,有助于揭示紫花苜蓿抗逆生物学基础,为紫花苜蓿抗逆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通过RT-PCR、3′/5′RACE PCR技术克隆得到MsBBX20基因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CDS全长834 bp,编码278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锌指结构蛋白家族成员。利用qRT-PCR技术分析MsBBX20在紫花苜蓿不同组织和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基因枪轰击技术,在洋葱表皮瞬时表达MsBBX20进行亚细胞定位。克隆得到大小为1737 bp的MsBBX20启动子序列并分析了顺式作用元件,该启动子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烟草的叶、茎和根中高效表达。将MsBBX20启动子序列与包含GUS基因的pCAMBIA-1301载体连接,瞬时转化烟草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对不同组织进行GUS活性分析。构建pCAMBIA3301-MsBBX20植物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遗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获得超表达MsBBX20的拟南芥株系。用不同浓度盐溶液(150、200和300 mmol·L-1 NaCl)处理拟南芥转基因株系并分析其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进化分析表明紫花苜蓿MsBBX20蛋白与红三叶TpBBX20的亲缘关系最近。MsBBX20蛋白定位于细胞核。MsBBX20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且MsBBX20可以响应干旱、盐、冷、脱落酸、赤霉素、光照等多种非生物胁迫。遗传转化获得MsBBX20过表达拟南芥株系,并选择3个高表达阳性株系进行功能验证。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下,过量表达MsBBX20的拟南芥株系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克隆获得紫花苜蓿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基因MsBBX20,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和外源激素处理,表明MsBBX20可能参与紫花苜蓿的多个逆境响应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证明MsBBX20可能通过调节植物的抗氧化酶系统,缓解逆境造成的植物细胞氧化损伤,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的抗性,进而增强植株的耐盐性。

    硝态氮诱导细胞分裂素强化燕麦锶富集机制的研究
    亓琳, 包云, 杨莹博, 王晓凌, 赵威
    2024, 33(10):  74-82.  DOI: 10.11686/cyxb2023466
    摘要 ( 79 )   HTML ( 11)   PDF (1281KB) ( 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硝态氮对燕麦锶富集能力的影响,以燕麦内蒙科艺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试验,施加3个水平的金属锶(0、400和800 mg·kg-1)和两个水平的硝态氮(0和100 mmol·L-1)处理,在硝态氮处理30 d后,研究硝态氮在锶污染条件下对燕麦锶的富集和分布特征,生长指标以及叶片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麦幼苗的干重随着锶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硝态氮缓解了金属锶对燕麦生长的抑制作用;2)燕麦富集锶的能力表现为根>叶>茎,硝态氮促进了燕麦对锶的富集作用,提高了燕麦对锶的转运系数;3)细胞分裂素含量随着硝态氮施加浓度增加而增加。细胞分裂素含量与转运系数呈正相关。综上所述,燕麦根部富集锶的能力最强;硝态氮可以诱导燕麦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促进其对锶的抗性。此研究可为强化植物修复锶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燕麦品种在三江源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王金兰, 王小军, 刘启林, 梁国玲, 琚泽亮, 石红梅, 汪小兵, 文培, 青梅然丁null, 李文
    2024, 33(10):  83-95.  DOI: 10.11686/cyxb2024038
    摘要 ( 85 )   HTML ( 12)   PDF (5703KB) ( 1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品种,本研究以15个燕麦品种为对象,在班玛县和治多县开展引种评比试验,分析不同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特征,采用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品种、种植区域及其交互作用如何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而影响营养品质,并采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对供试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从而为该区的饲草生产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5个燕麦品种均不能实现籽粒成熟,无法完成整个生长周期。青燕2号、青燕5号和青引1号株高较高,为82.2~89.7 cm;青燕4号、青燕3号和青燕5号干草产量较高,为1012.3~1167.1 g·m-2;青引2号、陇燕1号和青燕5号的粗蛋白含量较高,为7.6%~8.1%;青燕5号的茎叶比、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品种、种植区域及其交互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产量和株高间接影响燕麦的营养品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分析表明,青燕5号和青燕3号既能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又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是三江源地区理想种植的燕麦品种。

    铅胁迫下吲哚乙酸对狗牙根铅累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朱城强, 温绍福, 江润海, 张梅, 蔡治宏, 何玥琛, 陈鑫, 侯秀丽
    2024, 33(10):  96-107.  DOI: 10.11686/cyxb2023463
    摘要 ( 69 )   HTML ( 7)   PDF (1506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外源生长素对狗牙根在铅(Pb)胁迫下的作用与机制,本研究以Pb耐性植物狗牙根为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对处于324.4 mg·kg-1土壤Pb胁迫下的狗牙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0、1、10、100 mg·L-1)吲哚乙酸(IAA)与5、10 mg·L-1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探究外源IAA对狗牙根的生长、生理特性及P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IAA使狗牙根IAA与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升高,脱落酸(ABA)含量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降低,促进了狗牙根在Pb胁迫下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干重的增加。其中,喷施10 mg·L-1 IAA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10 mg·L-1 IAA叶面喷施处理使株高、根长及地上与地下部干重分别提高了32.4%、30.1%、32.2%和25.5%,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升高到对照组的1.35、1.36和1.21倍,叶与根中的Ca2+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10 mg·L-1 IAA叶面喷施还改善了狗牙根体内的抗氧化指标,表现为丙二醛(MDA)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此外,10 mg·L-1 IAA叶面喷施促进了根对Pb的吸收和固定,同时抑制Pb的根-冠转移。但喷施NPA加重了Pb对狗牙根的生长抑制且该生长抑制具有对NPA的剂量依赖效应,10 mg·L-1 NPA的抑制效果最强,削弱了狗牙根内源激素对Pb的应激效应、降低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了狗牙根地上部分Pb含量、导致MDA含量升高。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狗牙根喷施10 mg·L-1 IAA效果最佳,通过增强狗牙根对Pb的激素应激反应、提高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改善了植株生长;同时通过提升胞内Ca2+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了Pb的根冠迁移,从而降低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缓解了Pb胁迫下狗牙根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狗牙根耐Pb机制,并为应用外源IAA缓解植物Pb毒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猫尾草种带真菌多样性及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申琴, 郑荣春, 南志标, 段廷玉
    2024, 33(10):  108-122.  DOI: 10.11686/cyxb2023383
    摘要 ( 89 )   HTML ( 10)   PDF (3014KB) ( 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猫尾草是一种多年生丛生型禾本科牧草,其优质高产且有良好的饲用价值,是我国甘肃省岷县重要的牧草和牧民收入来源,但是目前尚缺少对猫尾草种带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的研究。结合室内分离培养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猫尾草的种带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自3个供试猫尾草品种中共培养分离出9属13种真菌,分离率前5的真菌为链格孢、燕麦镰孢、伞状毛霉、黑附球菌和谢瓦氏曲霉。高通量测序法从3个猫尾草品种中分离获得2门27属。主要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真菌,由链格孢属、曲霉属、暗球腔菌属、镰刀菌属等组成,品种间α和β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分离培养的8种种带真菌均显著降低了猫尾草种子的发芽率(9.78%~30.67%)和发芽势(10.69%~32.08%)(P<0.05);假青光曲霉处理后,猫尾草种子发芽率最低;链格孢和假青光曲霉显著增加了岷山猫尾草种子的发霉率。研究结果为猫尾草的利用及种传病害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异茎点霉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
    曹师, 李惠霞, 曹守蓉
    2024, 33(10):  123-134.  DOI: 10.11686/cyxb2024001
    摘要 ( 71 )   HTML ( 6)   PDF (564KB) ( 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花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alfalfa Paraphoma root rot, APRR)是本研究团队发现并报道的一种世界新病害。为探究不同苜蓿品种对异茎点霉根腐病的抗病性,本研究通过蘸根接种,在测定国内外30个不同苜蓿品种接种根异茎点霉后各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株高、根长、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的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其抗病性进行了综合评价。D值为各品种综合评价值,D值越大,该品种抗病性越强,反之越弱。结果显示:龙威3010、巨能2号和甘农3号的综合评价值D值均>0.9,分别为0.972、0.955和0.916,表明上述3个苜蓿品种对异茎点霉根腐病(APRR)的抗性较强;而草原3号和公农1号的D值<0.2,分别为0.003和0.113,对该病的抗性差;其他品种抗病性居中。研究结果初步筛选出3个对APRR抗病性强的品种,为紫花苜蓿的生产和异茎点霉根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外源褪黑素介导抗氧化和苯丙烷代谢提高燕麦叶斑病抗性的研究
    王正, 李新, 张建贵, 柴继宽, 赵桂琴, 牛奎举
    2024, 33(10):  135-146.  DOI: 10.11686/cyxb2023426
    摘要 ( 64 )   HTML ( 8)   PDF (9071KB) ( 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燕麦抗叶斑病的诱导效应及诱导抗病机理,本研究以‘牧乐思’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0、10、100、250、500和1000 μmol·L-1)后接种燕麦徳氏霉病原菌,以未接种病原菌为对照,接种病原菌9 d后统计病情指数和采集叶片测定抗氧化系统、苯丙烷代谢相关生理指标和相关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叶斑病明显抑制燕麦生长,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后叶斑病病情指数明显降低,其中100 μmol·L-1褪黑素处理下病原菌体外诱导效率、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量最高,分别高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50.72%、80.32%、3.88%和148.00%;250 μmol·L-1褪黑素处理下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最低,分别低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28.27%和86.62%,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活性、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表达量最高,分别高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128.23%、137.14%、74.00%、52.65%、26.73%、1.40%、10.33%、13.70%、352.56%、80.32%、65.71%、26.65%、52.65%和20.11%;500 μmol·L-1褪黑素处理下过氧化氢含量最低,低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75.45%,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只接种病原菌处理81.35%。综合各项指标结果,筛选出最适诱导浓度为250 μmol·L-1,试验结果可为燕麦防治叶斑病提供新途径。

    烤烟-绿肥轮作对云南烟田土壤质量与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赵文军, 刘蕊, 王正旭, 冯瑜, 薛开政, 刘魁, 徐梓荷, 曹卫东, 付利波, 尹梅, 陈华
    2024, 33(10):  147-158.  DOI: 10.11686/cyxb2023431
    摘要 ( 69 )   HTML ( 7)   PDF (1889KB) ( 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烤烟轮作绿肥对烤烟产量、土壤质量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为云南烟区筛选适宜与烤烟轮作的绿肥种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于2017年布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轮作绿肥对烤烟产量、土壤质量、养分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试验设冬闲-烤烟(WF)、肥田萝卜-烤烟(RD)、光叶苕子-烤烟(SV)、黑麦草-烤烟(RG)4个处理。相比WF处理,2019年SV处理烟叶产量增加了6.8%,2022年RD和SV处理烟叶产量分别增加了6.4%和8.4%。2022年较2019年,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pH值、全磷含量降低。在2022年,相比WF处理,SV处理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22.9%,RG处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了9.7%和73.6%,RD、SV和RG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97.1%、75.9%和26.0%、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增加了228.8%、85.0%和96.7%。总体上,RD、RG处理土壤质量面积指数显著增加了27.0%和15.6%。相比WF处理,轮作绿肥处理碳(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木糖苷酶)、氮(亮氨酸氨基肽酶)、磷(碱性磷酸酶)相关水解酶活性分别增加了48.8%~262.1%、59.3%~125.0%和312.0%~435.9%。轮作不同绿肥处理较WF处理降低了微生物碳限制,却增加了微生物磷限制。综上,轮作光叶苕子和肥田萝卜可增加烤烟产量、提高烟田土壤质量,是实现云南烟区清洁烟叶生产和可持续土壤管理的有效途径。

    黄梁木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黄佩珊, 臧美琪, 张炜灵, 陈俊戬, 刘立轩, 张庆
    2024, 33(10):  159-170.  DOI: 10.11686/cyxb2024016
    摘要 ( 64 )   HTML ( 10)   PDF (3499KB) ( 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黄梁木叶多酚(NCLP)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Box-Behnken Design试验优化NCLP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柱花草青贮试验设3个处理:无添加(对照,CK)、添加1% NCLP(NCLP1)和2% NCLP(NCLP2)。青贮30 d后,测定以上3个处理柱花草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黄梁木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甲醇浓度71%、液料比30 mL·g-1、提取时间37 min、超声功率250 W。在该提取条件下获得的黄梁木叶多酚为136.82 mg GAE·g-1 DM。在柱花草青贮中添加NCLP可极显著降低pH值、氨态氮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菌数量、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此外,添加2% NCLP还能显著增加真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综上,本研究获得了NCLP的最佳提取工艺,发现NCLP能改善柱花草的青贮品质,以2%NCLP改善效果更好。

    综合评述
    燕麦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周青平, 胡晓炜, 汪辉, 陈有军
    2024, 33(10):  171-182.  DOI: 10.11686/cyxb2023439
    摘要 ( 87 )   HTML ( 13)   PDF (2023KB) ( 7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燕麦作为粮饲兼用作物在全方位牢固粮食安全根基中的主要作用,着重分析了燕麦在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和大市场观视域下,如何实现“藏粮于草”战略,以保障我国食物结构转型、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生态与粮食安全兼顾发展。燕麦作为我国主推的重要粮饲兼用作物,其籽粒可作为主粮和功能性食品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功能;燕麦草是反刍动物的优质饲草,可提升畜产品品质,缓解饲料粮压力,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保障体系的重要方式。同时,燕麦由于喜冷凉和耐贫瘠的特性,在低中产田、农闲田以及天然资源环境相对匮乏的草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待充分挖掘。基于“藏粮于草”战略,将粮食安全与燕麦产业紧密结合,可全方位牢固我国粮食安全根基、增加对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伦理视域下“藏粮于地”与“藏粮于草”的辩证关系——兼论《粮食安全保障法》第二章“耕地保护”
    赵安, 柏瑛
    2024, 33(10):  183-193.  DOI: 10.11686/cyxb2023423
    摘要 ( 52 )   HTML ( 7)   PDF (617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农业伦理视角看“藏粮于地”与“藏粮于草”之间的互补共赢关系。聚焦2023年新颁布的《粮食安全保障法》第二章“耕地保护”,认为耕地保护不光是保面积,还要保水、保土、保肥、保多元种植模式、保农业系统多样性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了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等资源的刚性约束,种植业的结构性问题和粮食连增的不可持续性,粮草多元种植实现耕地改良和增加后备土地的科研成果、政策共识,并从黄河流域的6个调研县筛选了粮草轮作复种、套作间作、混播混贮等3个典型案例作为佐证。本研究认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处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位置,尤其是在粮食产量达到人年均400 kg口粮安全点之后,就不应该再制定过高的粮食生产目标,而应适时启动“藏粮于草”计划来保护耕地、增草增粮。“藏粮于草”更符合农业伦理学模式,是伦理学在植物生产层中的创新性应用。建议将口粮、饲粮、饲草种植分别统计,因地制宜开展粮草多元种植模式。

    研究简报
    不同复合菌酶添加对中药渣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郭田心, 阮诗诗, 郭香, 詹佳琦, 梁秋雨, 陈晓阳, 周玮, 张庆
    2024, 33(10):  194-202.  DOI: 10.11686/cyxb2023422
    摘要 ( 55 )   HTML ( 5)   PDF (546KB) ( 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不同酶制剂和植物乳杆菌(LP)复合添加对中药渣青贮发酵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以中药渣(黄芪、山药、茯苓与柴胡)为原料, LP与酶[纤维素酶(CE)、果胶酶(PE)、木聚糖酶(XY)]分别组合添加处理,并设置空白对照(CK),青贮3、7、15、34 d后分析其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在青贮34 d后,pH值、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添加菌酶复合添加剂可显著降低中药渣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LP+CE处理组能够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且LP+CE和LP+PE处理组能够减少氨态氮含量,有效减少蛋白降解,使中药渣青贮品质得到有效改善。